ZSZ中文网
ZSZ中文网 > 东宫福妾[清穿]_南风不尽【完结】 > 第283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3页

 

太子爷就但笑不语。

程婉蕴心虚地轻咳一声,眼神飘忽地望向远方,假装在欣赏码头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的热闹繁华景象。随即,她猛地灵光一现——太子爷特意带她出门,不会存着到了扬州这里用她这个姓程的歙县出身的侧福晋方招牌狠狠宰割徽商一通的想法吧?

其实程婉蕴也不知道自个在心虚什么劲,她程家真的没贩过盐啊!

太子爷这纯属是地图炮了。

康熙年间的盐业制度,主要还是沿袭明末的“纲盐旧製”,简单来说,就是“商人承包盐场雇人製盐晒盐、商人收购、商人转运、商人经销”的“商人专卖制度”。

朝廷会先估量当地几个盐场的产量几何,制定“纲册”,然后进行招商引资,给愿意过来投资盐场的商人发放专门的盐引,每年按盐引上规定的行盐数量征税。没有“营业执照”的商人,一概不得染指盐业,这就是清朝的引盐制度了。

朝廷有了这个招商引资的政策以后,各地商人立刻闻风而来,去两淮各地出资承包了盐场,注册了大量的“xx盐运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后,就顺道把总部按在了盐运集散中心、两淮盐运司所在地——扬州。

而这个纲册注册以后,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说你爹爹申请了营业执照(申请执照的手续费大概是一二千两),成了公司法人。然后你爹爹不幸嘎了,你就可以合法继承自家公司,去当地衙门办理一下法人变更手续,就可以继续开办这个公司了,所以盐商们管盐引叫“窝本”。

至于为何程婉蕴必须得额外澄清自己家并没有盐窝子……当然她这个澄清说明在太子爷眼里依然十分苍白无力。

因为嘛……打从明朝起,扬州的大盐商大多都出自两个地方——山西(晋商)、安徽(徽商)。而在清代的两淮盐商中,以徽歙商人势力最大!请注意,这里写的不是“徽州商人”,而是特意、单独使用了一个“歙”字,也就是强调徽州府歙县商人的意思。

明清两朝,一般在两淮盐地设置八个总“代理商”(既某一地区的所有盐商领袖),然后……歙县占了四个。

从明朝嘉庆年间扬州盐运兴盛开始,歙县的大姓几乎都轮流当过总商——如江村之江,丰溪澄塘之吴,潭渡之黄,岑山之程,稠墅潜口之汪,傅溪之徐,郑村之郑,唐模之许,雄村之曹,上丰之宋,棠越之鲍,蓝田之叶。注2

程世福,祖籍歙县岑山,程婉蕴的继母吴氏,就是那个丰溪澄塘之吴。

所以太子爷这么一说,程婉蕴不自觉地矮了一头。

虽说程世福身为朝廷命官,当然不能当盐贩子(其实灵活操作下也是可以的),但是……咳,她的继母吴氏娘家是有好几本盐窝子的,咳咳咳……

tips: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52shuku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传送门:排行榜单 好书推荐 美食文 种田文 清穿 甜宠文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