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Z中文网
ZSZ中文网 > 女知青在七零,祖宗秒送千亿物资 > 第15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3节

 

也因为有了这样的关系,宁知渔跟老叶家走的近一些,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村子里要来的宅基地得自己出钱盖房子,宁知渔老家的房子是要回来了,当年没收的家当虽说已经没有,不过上边给了补贴。

刚好用那补贴盖上个三间瓦房,给宁简舟将来娶媳妇是够了。

新房子没盖好,宁知渔祖孙俩暂且跟宁家贤住在一个院子里,白天他们仨一起去牛棚那边忙着养蚕练武的事儿,晚上一起回来休息,倒是自在。

之前住在这院子里的舅舅张来福腿脚已经灵便,在老叶家人回村之后,只在当天晚上一起吃了个大团圆饭,次日便回了石桥村。

养蚕倒是不耽搁,石桥村跟十方院是邻村,采摘桑叶也方便,到时候收获了直接送来就成。

知道宁宛惦记着两位爷爷,叶超每天都会早起过来劈柴挑水清扫院子,把活儿都干了。

两位老爷子对叶超是越看越满意。

宁宛趁着肚子还不算大,忙活着在院子的空地上种了些果树,等来年结了果子就能直接摘来吃。

这几年不能随便做买卖,所以宁宛一样只种植一棵,够全家吃的就好,多了无益。

转眼到了十一月中旬,秋收完毕。

队里给社员分了分地瓜、土豆以及大白菜、冬瓜跟辣菜、圆茄子。

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辣丝子,一周之后开坛就能吃。

这东西可是本地人餐桌上的一道特色,不仅色香味俱佳,还能提神通气、增进食欲。

之前村儿里的男人们都喜欢拿辣丝子做下酒菜,今年虽说很多户人家都靠着养蚕赚了钱,但还是离不开这口儿。

而且因为赚了钱,做辣丝子的时候更讲究了。之前舍不得放花生米的,现在能放上一大把。

这么好的东西,老叶家自然也不例外。叶超的刀工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老叶家的辣丝子在村子里可以算的上是最细最匀称的。

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忙活了仨小时切配好。剩下的就交给张喜凤来做。

六坛子辣丝子,等够了时间,现吃现取。

叶超吃了早饭去上班,趁着这几天地里不算是太忙活,牛金芳故意拖沓着没跟叶爱国他们一起出门。

等家里人该走的走了,牛金芳捧着个书本站在了西屋门口。

“弟妹呀,弟妹,歇着那?”

宁宛听见动静出来,诧异地看着牛金芳,“嫂子,有事儿啊?”

“弟妹啊。”牛金芳笑呵呵上前,将书本往前递了递,“你那什么,有空没?我想识字儿,你一天教我俩,成不?”

顿了顿,她又道:“一天教一个也行,凑你的空儿。”

宁宛意外的眨眨眼,她没想到牛金芳竟然还是个好学习的,就是之前没发现有这觉悟。

原本她在家里待产也无聊,教大嫂自然不是问题。

“嫂子,你想什么时候开始?我有空。”

牛金芳惊喜,“今儿就成,我待会儿干完活儿回来,咱就开始,成不?”

她说着,将手里的书塞给宁宛,“弟妹啊,这是我问丽丽她老师借的书,学完再还她。”

不等宁宛翻看,牛金芳朝着堂屋门口瞧了一眼,赶忙往大门那边跑去,生怕婆婆看见她还没走以为她偷懒。

宁宛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牛金芳的背影,随即翻看了下手里的书本。

额,高年级的算术?这怕是老师随便拿了本书敷衍的吧?

不能说那字儿

宁宛不是看不起牛金芳,主要是现在的形势都这样。

一般村子里的社员没几个识字的,大家都是文盲,谁也不笑话谁。

就算是有些人上过扫盲班,这整日里去地里干活受累,那些认识的字儿也早就就着吃的喝的咽没了。

当然,或许牛金芳是例外,也许真会很多也说不准。

为了预防万一,宁宛回了西屋准备自己先编写点儿初级学习知识。

到时候家里或者村子里谁想学的,谁就拿去用。

知识需要传播,知识可以强国。

大家懂得多了,思维拓展了,将来才能够奋发向上,为社会做更多贡献。

宁宛一连写了两个多小时,足足十多张纸,每一张上面写的内容都很详细。

她先准备的是语文,至于算术那些东西,得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之后,从应用题开始抓起就成。

看着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宁宛成就感满满的。

说起来,要不是这个时代出书不给稿费,她都想趁着业余时间写点儿小说或者菜谱什么的,赚稿费钱了。

不过,今儿牛金芳的举动倒是也提醒了宁宛,再有一年多就恢复高考。

身为宁婉婉,她还没有大学文凭。再者,叶超也不可能一辈子在国营饭店里做厨师。

将来国营都会转私营,总得提前做些打算。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