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Z中文网
ZSZ中文网 > 五千年来谁著史 >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

 

他们知道怎么打铁,他们知道怎么炼钢,他们知道怎么做弓弩锻刀剑吗?

不知道,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极少有读书人对这些粗活感兴趣的。李诫这样的人才太少了。

赵构自然也清楚军器作坊不能全教给匠人,但他同样认为那些匠人一样有识文断字的。这样就行了。配合着军器监中的积年小吏,军工体系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变了天。

眼前的老汉就是一个在变革中被提拔来的老匠人。那粗大有力暴露着青筋的手掌,古铜肌肤上岁月划下的沟壑一样深的皱纹中隐藏着的隐隐黑灰,都能证明老汉的身份。怕是一年半载前,头发花白的他还依旧要辛苦的工作在第一线呢。

“现在是什么时候?多锻一个枪头,就能多造一杆大枪,多一杆大枪送去前线,保不准就能多杀两个金虏。金虏死球了,你们现在的这饭碗才能端得更稳!都别多啰嗦,现在一个个给俺老实的去干活。要忠心给朝廷效力,朝廷才不会少了你们的好处!”

朝廷好,国家好,自己才能更好。这道理是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或说他们根本就没机会去想明白。但老汉不一样,身份地位的变化叫他对眼下的这个道理特别透彻。

“都想想当初时候的日子,再看看眼下时候的日子。不是圣天子在位,我等不被官老爷们看待的草芥小民,能有今日的温饱?”

赵宋的工匠们日子可是很苦逼的。尤其是官办的诸多军器作坊里,里头根本就没有多少真正的能工巧匠,因为赵宋施行的匠役是“和雇制”与“差雇制”。“和雇”是指从劳动力市场上招聘工匠,作为雇主的政府与工匠是平等且自由结合的雇佣关系;“差雇”则带有强调征调性质,但政府还是需要按市场价向工匠支付工值。

这一切看起来是十分美好,但实质呢?

诸州作院兵匠乏少,乃拘市人以备役,这当中的差价可就大了去了。到了徽宗时候,更有那过分的直接把厢军拉了去,钱都进了主将的囊中。

将校不肃,敛掠乞取,坐放债负,习以成风;兼主将克剥至重,私役之弊,买工之弊,差使营运之弊,未尝少革,而为军士者顾乃未尝得一温饱。

如此军兵的战斗力之差,是可想而知的。而由他们这些‘工匠’造出的器械呢,所作之器,但形质而已。武库之吏,计其多寡之数而藏之,未尝责其实用,故所积虽多,大抵敝恶。

不说别的,就是汴梁城的军兵工坊所制军器,也多不锋利。而放眼全天下,岁课弓弩、甲胄入充武库者多以千万数,乃无一坚好精利实可为备者。

欧阳修是啥年代的人?王安石才变法时人就病逝的主儿,就曾指出宋朝兵器:仅能成器,全不堪用。铁刃不刚,筋胶不固,精好堪用之器十无一二。

军备荒废至此,那遭殃的固然是宋军是赵宋,但他们这些被拘束在作坊的匠人就能得好么?

以眼前的老汉为例子,他手艺并不高超,但就算再邋遢的手艺,打了几十年铁了,若能脱开这军器作坊的牢笼,去到民间,开间铁匠铺,随便糊弄也够养家糊口的。然而在军兵作坊里他却是连生下的儿女都养不活。

年到五旬了,在这个时代里是绝对的步入老年了。膝下却只一个儿子一个孙子。不是他不想看到儿孙满堂,不是他不知道多子多福,而是无奈啊。

但在龙椅上换了皇帝之后,老汉的日子又过的如何呢?得了官身的老汉都不需要再去说。就连军工作坊里的这些个匠人,都今非昔比了。其变化之大,好似兔子建国后的工人阶级,从先前被资本剥削的无产阶级,眨眼就变成新中国的主人翁了。鸟枪换炮这是!

而且这些个工人里,很多都是当初军工作坊里顶着匠人身份吃苦受累的厢军或穷苦百姓。

变化之大,可谓一步登天。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