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Z中文网
ZSZ中文网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66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69节

 

天子的信任,很多时候其实是双刃剑,稍有不慎,若是宠信的人德行不修,那么,便是奸臣奸宦,对于朝堂社稷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天子居九重,不偏不倚,实际上才是最理想化的状态,可惜,这基本不可能做到。

而且,即便是朱祁玉能够谨慎自守,但是,如今能够保证的,也只有朝堂上重臣的基本操守,底下的很多官员,依旧旧习难改,上林苑之事,就是一次典型事件。

京城官员尚且如此,更不要提地方上,只怕更是严重。

这些事情,朱祁玉心中都有数,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帝王,最重要的,就是要沉着冷静,不能任性妄为,哪怕做的是对的事,也是一样。

借着上林苑监一事,朱祁玉原本可以掀起一场吏治整顿,但是,显然,现在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

吏治固然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军屯,互市,漕运,赋役,朝廷当中亟待处置的事情有很多,还是要一件件来。

至于财政问题,它跟吏治息息相关,但又不尽相同。

还是那句话,历来财政,无非开源节流,所谓

节流,实际上就是整顿吏治,清查账目。

吏治若清明,百姓身上的担子轻了,国力自然就会渐渐恢复,这也是大多数的继任之君,首要整饬吏治的原因所在。

但是,朱祁玉的身份和普通的继任之君不同,所以,相较于节流,他选择的是开源。

互市是一次尝试,如今看来,还是比较成功的。

那么,接下来,开海也是一条路子。

朱祁玉有往后百年的眼界,自然能够看得出来,大明在嘉靖末年,实际上已经气数将尽,但是生生出了个张居正,又为大明续命数十年。

而事实上,张居正改革,并非他一人之功,更重要的,其实是有隆庆开关的基础支撑。

一条鞭法,说白了,也是澄清吏治,其核心是将所有的赋税归一,缴纳银两。

很多人都会将注意力放在推行一条鞭法的难度上,但是事实上,一条鞭法最难的地方,不在怎么推行下去,而在于大明需要有这么多的银两,百姓手中需要有这么多的银两,才能真正实施起来。

而这一切,和隆庆开关脱不开关系。

所以,开海对于大明来说,不仅仅是互通往来,商贸繁荣,更重要的是,只有开海,才能真正的革除苛捐杂税的积弊,重整吏治。

更不要说,开海本身带来的经济利益,就足以让人动心。

但是,道理谁人都懂,可真要做起来,却并不简单。

且不言海禁乃是祖宗家法,就算是绕过这一条,单论开海的实际难度,也并不小。

和互市一样,开海首要考虑的,不是别的,就是安全问题。

当初朝廷禁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海盗肆虐,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也没有解决。

郑和七下西洋,除了煊赫国威之外,其中也不乏要剿灭海盗的意图在。

但是,这显然很难,海上风波诡谲,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加之海疆辽阔,远胜于陆地,海盗零零散散,想要将其彻底剿灭,其难度不亚于要在茫茫草原上剿灭各个草原部族。

所以从理性角度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禁绝海上贸易,大明的子民只要不出海,在陆地之上,安全自然可保无虞。

这是无奈的办法,但是,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事实上,若不是朱祁玉看到了隆庆开关给国家带来的好处,看到了一条鞭法改革的基石所在,他也不会有这个想法。

但是还是那句话,想要付诸实施,实在是太难了。

他不可能将这番道理,说与诸大臣听,而想要开海,必要解决的就是海上安全问题,想要解决,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落到实际的政务当中,其实就是下西洋!

可就连朱祁玉也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的下西洋,对于朝廷来说,就是赔本的买卖,而且,是大赔特赔。

所以,他能够在登基之初,就推行互市,但是,关于开海一事,却迟迟没有任何的风声。

甚至于,就是下西洋,也只能趁着这次上林苑监之事,先旁敲侧击的铺垫一番。

真正想要做起来,不花个几年的时间,怕是没有什么希望。

但是,还是那句话,再难的事,只要方向是对的,也要去做!

揉了揉眉心,朱祁玉收了收纷乱的思绪。

虽然说,饭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步步做,但是,时不我待啊……

“舒良?”

“奴婢在。”

空旷的行宫当中,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个躬身侍立的东厂提督。

“朱仪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陛下放心,一切照您吩咐的进行,小公爷那边,已经开始了……”

真是费劲

就在朱祁钰召见沈翼等人的时候,行宫的另一角,同样灯火通明,不过,与之不同的是,这处殿中还时时传出阵阵丝竹之声。

此处自然就是太上皇的居处,和几乎没有带什么乐人宫女出宫的朱祁钰不同,朱祁镇依旧延续着自己的风格,这次出宫,顺带着将自己在南宫中的乐人和舞女都带了过来。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