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Z中文网
ZSZ中文网 > 欢想世界 > 第81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6章

 

我觉得这个模型可以继续完善一下,让算法更合理,标准也更明确。

范达克委员发言的时候,很多人也提出了质询,认为这么做太麻烦了,不仅增添了教育系统的工作量,也给一些老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按他们的观点,在自然情况下,就算每所学校的起步标准是公平的,在发展中肯定也会形成差异,某些学校的优势会越积累越明显,人为的手段是很难去干涉的。

按这种思路,我们将来是不是必须要放弃大部分的人口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可是在座的诸位别忘了,在所谓自然情况下,整个几里国都是被这个世界放弃的,我们又要放弃谁?

还有的委员说,根据几里国现有的状况,先集中资源发展精英教育是最合理的选择,过去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过去的事实?它还证明了更多我立志推翻的东西!

这种观点的实质,并不是最合理的选择,而是最简单的选择。

曾经的几里国公民教育彻底烂透了,但是一小撮精英阶层缺优质教育资源吗?他们从不缺少,哪怕是高等教育也可以去海外。

我们已经从泥潭中挣扎了出来,这么困难的事情都做到了,难道还要继续用躺在泥潭中思维方式吗?只做最简单的,不做更公平的?

我们先要明确宗旨,围绕这个宗旨制定方案、落实具体的项目,然后去分析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这才是正确的思路。

所以我以为范达克委员上午搞的算法模型,至少代表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假如师资力量需要平衡调派,会给相关教师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不便,那就采取措施帮他们解决困难、给予足够的补助,这才是市政和教育部门该考虑的政策。

非索港不算农垦区,其实并不大,人口也只有五十多万,二十所学校离得也不远,这种平衡调派是可行的。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教师搬家,那么就制定相应补助政策。

还有人说几里国很大,大区域的调派是很难做到的,我也承认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制定政策时,先从能做到的方案开始,划定一个合理的区域范围。

制定具体政策的同志们,不要因为想反对这个政策,故意就制定不合理的实施方案。

比如根据我的提议,就搞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师资平衡调派,那不可能做到,从而证明这项政策不合理,然后再推翻它所代表的公平原则。

搞跨邦区、大地域的中小学师资公平调配,目前是做不到的,只能划定合理的范围,比如非索港这二十所学校就是一个合理的区间。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