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Z中文网
ZSZ中文网 > 欢想世界 > 第3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正”之后是“松”,好似百会有根线将身体向上提,自然收颌含胸、沉肩拔背,让身体松弛下来同时精神放松。“松”以“稳”、“中”、“正”为前提,并非一味松弛。

“松”之后是“静”,静曰凝神。养元术入门并不复杂,就是凝神抱元,先凝神而后抱元。

所谓凝神并不神秘,是每个人从婴儿到成年的过程中都必须掌握的能力,类似于人们常说的“集中注意力”,就是专注。虽然谁都会,但掌握的程度不同,运用在行为中,所谓的学渣和学霸往往就是这么分出来的。

同时达到既放松又专注的状态,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因为精神高度集中的时候,人容易紧张与疲劳,很考验意志品质且难以持久。通常情况下最接近这种状态的体验,有点类似于找一个舒服的姿势与环境看一部电影。

假如人完全被电影所吸引,一度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忽略了周围的其他事物……当电影结束回过神来,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这就接近于既放松又专注的状态。但这是由某种单一的外部刺激导致的状态,并不是每个人自主调整身心达到的。

养元术中的凝神有独特的要求,通过身心调整达到松静自然,第一步是姿势与呼吸。姿势先调整到位,接下来在清醒的状态下止住其他意识活动,达到放松的专注。这通常需要心系一缘,养元术则从呼吸入手,而且是腹式呼吸。

有一个名词叫“意守丹田”,很难对罗柴德这种人解释清楚,其实也不必去解释,甚至都不必知道这个概念。丹田怎么守?若是以为心里想着某个叫丹田的地方就错了。“想”则意散,意散则不能入境,所谓入境就是达到某种状态。

意守丹田的入门方法,就是专注地腹式呼吸。

此时的“丹田”在哪里?不必从肚脐往下量几寸几分。人都有胯骨,腹部两侧胯骨尖连线的中心就是丹田所在,或者说就是所谓的“下丹田”大致位置。它不必去找,就是腹式呼吸的核心区域,自然就能感觉到。

腹式呼吸有两种,顺式与逆式。所谓顺式就是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收回,逆式则与之相反。养元术入门要求的是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则松开,以丹田为核心。

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可能会觉得比较别扭,起初需要刻意去控制,这是一个渐渐达到专注的过程。此时的意识不是在思考问题,只是在控制呼吸和身体,如果太过刻意,则会导致不够放松。

那么松静自然的标准,就是从刻意过渡到不刻意的状态,专注于呼吸,无需刻意而自然地保持逆腹式呼吸,同时调整呼吸强度,做到绵长无声……

怎么衡量练习者已经有了效果,有人说是小腹发热,有人说是全身微麻,有人说手臂不由自主就会举起来。这些描述都比较模糊,很难科学的量化。假如真的进入了状态,自己会感觉到的;假如没有体会,怎么说都没用。

练习多长时间能达到这个标准?没有限制,进入不了状态多久都不行,假如能进入状态,可能第一次练习就做到了。比如在华真行讲述完毕之后,就让罗柴德自行尝试,过了大约二十分钟,罗柴德就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华,这居然是真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