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Z中文网
ZSZ中文网 > 借种 > 赵熹·花下少年应笑我5
字体:      护眼 关灯

赵熹·花下少年应笑我5

 

赵熹是皇帝第五个在外建府的皇子。

国朝家法,宗室族亲而居,本朝皇帝子嗣众多,因此特地圈了一条街名曰“藩衍”,在此中建造王府,地理位置极好,恰好挤在艮岳与皇城中间,四通八达,去哪儿都方便。这藩衍宅里已经有了四个主人,分别是嘉王赵焕、肃王赵炳、益王赵焜和景王赵烁。

赵熹还有两个月过十五岁生日,过了生日以后,他就要举行冠礼,父亲会赐给他一个字,然后再给他挑选一个王号,正式册封他为亲王,然后他就会挑选一个良辰吉日进行乔迁,彻底搬出禁中。

从此以后,一个月就只有朔望日能进入后宫见母亲,他有点舍不得,但更大的烦恼正在涌来。

他的三哥赵焕,似乎是铁了心的要夺嫡。

那天他正和母亲在拂云阁里收拾东西,从娃娃到荷叶扇子蚌粉铃,都是赵熹小时候一件件玩过的,还有小羊掉第一回毛时赵熹团的毛毡球。

赵熹看得鼻子酸酸,忽然想着母亲还没有去过他的王府:“五哥、七哥乔迁的时候,爹爹都带着乔姐姐出宫去看了。等我搬出去时,爹爹也会带你出宫的。”

儿子搬新家时,持盈都会带上他们的母亲去新家转一圈,当然,目前这个成就只有乔贵妃达成,因为三哥、六哥的母亲都已经去世了,因此,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成例还是乔贵妃的殊荣。

韦氏对此不太抱希望,但仍然笑一笑:“好呀。”

赵熹已经幻想上了:“去完我的王府,咱们还可以去马行街、虹桥逛,乔姐姐上次就去了。还有樊搂!”

韦氏对此只有温柔的笑意,与其期盼这个,不如期盼像仁宗皇帝的周贵妃那样,在仁宗皇帝死后被恩准出宫,赵熹今年十五岁,她能被赵熹奉养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唉。

赵熹的心情也有点低落,讲了两句以后就不讲了,坦白来讲,持盈对他不差,但母亲才是他所依赖的。如果乔贵妃能跟着爹爹出门,母亲不行,母亲即使心里不说,但到底也会失落的。

可后妃出门也不是常例,之前皇帝带着刘贵妃去蔡府就被台官们劝谏了,为宠妃皇帝自然不怕几句骂,但对他母亲呢?

怎么办才能让父亲把母亲带出宫……

打断他思路的是康履的禀告:“五大王、七大王在外头找您呢。”

窗外映出两个青年的人影来,异口同声:“韦姐姐好!我们来找九哥!”

韦氏噗嗤一笑:“去吧。”

赵熹一溜烟出门,被两个哥哥一左一右携带,到赵熹住的阁子里说话,余容给他们倒茶,又识趣地离开。

赵熹被他俩夹在中间,左右一瞟。

先做出行动的是赵炳,他早就从一个顽童长成一个莽人,说话不太爱过脑子,时常把乔贵妃吓得提心吊胆,又被持盈痛骂“光长个子不长脑子”。他一拍桌子,然后痛的龇牙咧嘴:“妈的,老三拖人下水,真够臭不要脸的,上次就被他坑了一回,这次还来!”

赵熹把视线转向稍微冷静一点的赵烁,赵烁憋出几个字:“没办法。”

赵熹眼睛一转:“他又要给爹爹加徽号?这次我可不署名了。”

为了夸耀皇帝的功德,臣子们往往会联名给皇帝加徽号,大多数时候是一个单纯的拍马屁行为。几年前,他们的三哥赵焕和次相王甫就干过这件事,当时赵焕叫上了除了太子赵煊以外所有能写字的兄弟,赵炳想也不想就署名了,赵炳署完赵烁也没什么回绝的余地,赵熹也没多想,干脆也签了。他们仨都签了,剩下的哥哥弟弟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于是竟然造成了除了太子以外,所有皇子联合给皇帝上徽号的孤立事件。

结果,这事儿竟然没有被皇帝同意!

赵炳提起这件事情还来气:“这次当然不是。但上次我还以为他和爹爹说好的呢,心想不签白不签,原来是他妈的先斩后奏!这不坑人吗?你们看见没,当时老大的脸都绿了!”

赵烁道:“天冷,他是被冻的吧。”

赵炳道:“管他呢!你就说这是不是坑人?”

两个弟弟一头。

太子赵煊乃是皇帝的元配皇后王氏所出,又嫡又长,出生就做了太子,虽然和皇帝有些龃龉,但总体来说,这哥哥闷声不吭,和弟弟们不亲,但也不至于特别坏,他当了皇帝,对弟弟们又没坏处,至于赵焕——

赵焕这哥哥,平心而论对弟弟们不差,但国朝亲王没有权力,和猪一样混吃等死就成了,弟弟们帮着他夺嫡有什么好处?无非就是从一头猪,变成一头穿金戴银的猪,万一要是输了,那就是一头死猪,从风险收益上来说不成正比啊。

结果他还回回拉着兄弟们作筏子孤立太子,大家又怕得罪他,又怕得罪赵煊,这事儿简直没法干了!

赵熹问:“他这次要干什么?”

赵炳冷笑道:“我不是住他西边么?他这两天往自己宅子里放青烟,王甫的人今天在朝上上奏说嘉王宅子里有青气,爹爹问我是不是真的,妈的,这叫我怎么说?老大还盯着我呢!”

赵熹眉头一跳:“你怎么说的?”

赵炳说:“我说这两天睡你七哥家里,没看着!可我总不能天天睡他那儿吧,再说,万一……”

万一,皇帝就是为了三哥把大哥给废了,三哥做了太子,未来做了皇帝,那赵炳现在不把他得罪死了吗?

赵熹皱眉道:“他说自己的宅子里有青气干什么?”

东方主木,木色属青,青气不就是东气,东气不就是东宫,他当然是想做太子了!

赵烁道:“这两天外面总有人传言说,他才是青华帝君。”

前两年,道门上皇帝尊号为“教主道君”,说他是长生大帝君转世,在神霄教派中,长生帝君有个弟弟叫青华帝君,俱是上天之子。

文臣们指天誓日,青华帝君就是太子赵煊,青宫就是东宫,太子赵煊就是青华帝君,儿子辅佐爹有什么毛病?

道士们不服了,难道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反正我在天上没见过太子殿下,怎么着吧!就是嘉王殿下!

你来我往吵了半天,皇帝笑眯眯在台上看狗咬狗。

赵焕天生在身份上比赵煊矮一截,要把赵煊挤下去,非得拉兄弟们入伙不可。你赵煊要是和兄弟们实在不亲,皇帝闭眼前也得想一想自己别的儿子们吧?就他赵煊是宝,别人都是草?这一招实在是够本,要是他们把赵煊都得罪透了,不就是上赵焕贼船了吗?上贼船的儿子一多,皇帝不得重新考虑考虑吗?

可话又说回来,皇帝自己和太子不亲,下面的人难免也心里犯嘀咕,万一真给赵焕做皇帝了怎么办?

赵熹的眼神在两个哥哥面前扫来扫去,被赵炳拍一拍后脖子:“是不是有主意了?快救哥哥!”

赵熹指了指自己:“我。”

赵炳一头雾水:“你什么你?”

赵熹从椅子上站起来,在阁子里溜达两圈,他那天刚好穿了一件青色的襕袍,像是一株春天的,生机勃勃的柳。

“你看我像不像青华帝君?”

“你?”

赵炳站起来,刚想笑话他,然而却忽然明白过来什么时似的一拍手:“对啊!你!”

没有比赵熹更合适的人选了。

“青华帝君”意义非凡,几乎喻指了皇帝心中“继承人”的形象,是争夺皇位的先奏曲。

皇位只有一个,他的儿子又不止一个,如果他内心早有决断的话,就不会在那里看人咬来咬去,赵焕和赵煊对于他来说是手心手背的两块肉,他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选赵焕还是选赵煊?

那要是谁都不选呢?

选赵熹!

如果选别人还有被赵煊、赵焕记恨的风险的话,赵熹就没有这种担忧。他是皇帝的舍身,天生和皇帝紧密相连,但又因为已经遁入空门,此生都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青华帝君”这种称号只不过是给他的地位加点虚无的尊荣罢了。谁会在乎一个母亲失宠,继承顺序靠后,又已经出家的皇子呢?

赵熹得意极了,他想,母亲终于有机会跟着他一起出去了。

而事实也如他所想,青华帝君争夺战从年初开始一路吵到了年中,夏天都要到来了,青华帝君的人选还没有确定。赵熹眼看着赵焕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

如果皇帝心中没有动摇的话,就该第一时间册封太子做青华帝君,但现在却迟迟不确定,能是因为什么?

赵熹在心里不同意父亲的作为,因为拖得太久了,即使快刀斩乱麻选择了其中的一个,那个被选中的人也不会有开始那样开心的。

五月十五的时候,皇帝在延福宫举行了宴会,邀请对象只有宗室近亲,赵熹的兄弟姐妹们,还有后宫中高位的嫔妃。

还有韦氏。

婕妤这个位份,在前朝后宫中已经算出众了,可在本朝不是,皇帝子嗣繁多,后妃升迁也很大方,后宫中的光贵妃就有三个,这种大宴会,韦氏一般是参加不了的。这次能获准也只有一个原因:这场宴会,是皇帝为她的儿子赵熹举办的。

五月二十一日,赵熹就要满十五岁生日,正式加冠成人。因此,皇帝在五月初给他办一场欢送庆祝仪式。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